山東能源棗礦集團董事長、黨委書記劉成錄談企業轉型 |
||
|
||
棗礦是百年老企業,有獨特的文化底蘊和管理模式,這些經驗未必有多么先進,但十分接地氣,管用而且有效。不過企業歷史悠久,人的觀念也轉得慢,涉及深層次改革,阻力也更大。 當前煤價還未見底,煤炭企業何時解困還是個未知數?!笆晃濉蹦┐罅糠敲浩髽I、民營企業投資辦礦,動輒千萬噸級,到現在正是產能釋放期。產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自然消化,再加上環境的剛性影響和新能源的興起,國內能源結構調整的步伐不斷加快,對一些老煤炭企業的沖擊是嚴峻和殘酷的。行業大洗牌不可避免,一些衰老礦井及資源賦存條件差、投入產出比不佳、不具備安全條件的礦井,都要退出歷史舞臺。 對老礦井而言,大量投入在井下,系統降成本的空間最大??萍嫉膭撔骂嵏擦撕枚鄠鹘y的東西。隨之改變的當然還有煤礦的管理方式、組織構架、人員素質。裝上“科技芯”的老礦,如同裝上心臟起搏器,武裝到四肢的長者,可以同年輕人較量一下了。 改革的根本是釋放每個人的價值,改革最大的阻礙來自人的觀念。在傳統工業組織中,人的改變往往是被動的而非主動的。只有組織變革乃至文化鋪墊做到位,人的改變才順理成章。 國家的能源戰略在調整,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將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。煤炭清潔利用是大趨勢,從前那種煤炭利用與采煤無關的思想必須根除。 老礦區要生存要發展,不得不考慮資源接續。創新資源開發模式,變股權為礦權,是今后我們謀劃煤炭主業的關鍵。 “國內能源結構調整的步伐不斷加快,對一些老煤炭企業的沖擊是嚴峻和殘酷的。行業大洗牌不可避免,一些衰老礦井及資源賦存差、投入產出比不佳、不具備安全條件的礦井,都要退出歷史舞臺?!?/p> 微利時代,百年老煤企的生存模式是什么樣的?在山東能源棗礦集團轉型成果尚未全面顯現之際,棗礦集團董事長、黨委書記劉成錄的探索正處于一個艱難的嘗試期。 記者見到劉成錄時,正值山東省煤礦職業危害防治經驗現場推進會在棗礦集團召開。此前,山東能源集團渡危求進經驗交流會也選在這里舉行??扇牲c的管理經驗,棗礦集團出了不少。 今年前4個月,棗礦創造利潤2.3億元,這在全行業虧損面超過80%的大環境下,顯得尤為可貴。 不過,作為企業掌舵人,接受采訪時的劉成錄顯得低調和謹慎。 “棗礦是百年老企業,有獨特的文化底蘊和管理模式,這些經驗未必有多么先進,但十分接地氣,管用而且有效?!眲⒊射涍@樣說,不過企業歷史悠久,人的觀念也轉得慢,涉及到深層次改革,阻力也更大。 “大洗牌”前夜承受割肉之痛 棗莊,和撫順、開灤并稱中國最早開發的三大礦區。與后兩者不同的是,棗莊礦區的開發,沒有外資介入,發展的是純粹的民族工業。 棗礦集團的前身是中興礦局,于1878年(清光緒五年)創辦。1956年棗莊礦務局組建,1998年改制為山東棗莊礦業集團,2011年納入新組建的山東能源集團。在煤炭緊缺的年代,它曾被命名為“大慶式企業”。在剛邁向市場經濟的時候,因為不適應,也曾窮得吃不上飯,工人靠“撿菜葉子”糊口?!包S金十年”,棗礦扭虧為盈,7個主力礦井最高時年產量達到2300萬噸,2011年上繳利稅達109億元。 “‘黃金十年’,行業內外很多企業都在膨脹,無序擴張。棗礦人很實在,沒盲目搞太大動作。棗礦走了穩健發展的路子,積蓄了技術、管理、人才等可持續發展的本錢?!眲⒊射浾f。 感受到變化是在2012年6月以后,“狼真來了”,煤炭價格連續出現跳水式下跌。棗礦三年純利潤減少90多億元,“體會到了割肉般的疼痛”! 在劉成錄看來,當前煤價還未見底,煤炭企業何時解困還是個未知數?!啊晃濉┐罅糠敲浩髽I、民營企業投資辦礦,動輒千萬噸級,到現在正是產能釋放期。產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自然消化,再加上環境的剛性影響和新能源的興起,國內能源結構調整的步伐不斷加快,對一些老煤炭企業的沖擊是嚴峻和殘酷的?!?/p> 由于成本和售價倒掛,棗礦集團濱湖煤礦已經開始收縮采場,轉移了900多人。“今年下半年開始,很多薄煤層的老井將難以維系?!眲⒊射浾f,“這就是當前我們面臨的形勢,行業大洗牌不可避免,一些衰老礦井及資源賦存條件差、投入產出比不佳、不具備安全條件的礦井,都要退出歷史舞臺?!?/p> “雖然讓我們這樣上了年紀的企業和年輕企業賽跑不太合理,但也不是沒的比?!眲⒊射浾f,棗礦人有信心挺過去,正像馬云說的那句話,“今天很困難,明天更困難,后天很美好”。 系統升級帶來顛覆性變革 到今年5月,劉成錄任棗礦集團董事長剛好兩年。此前,他一直在臨沂礦業集團任領導職務。學采煤專業出身,26歲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副礦長,一路干上來,論抓煤礦管理,劉成錄是當之無愧的行家。 “柴里煤礦提出‘三零’理念,通過拆解利用、再制造等手段,回收復用投入生產,年增效益6000余萬元;高莊煤業公司實施設備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,引入數據分析,一年減少儲備金占用1.2億元?!眲⒊射浾f,“這些不是什么高深的理念和復雜的辦法,卻是實踐中的訣竅,是長期經驗的累積,接地氣,有實效?!?/p> 劉成錄認為,對老礦井而言,大量投入在井下,系統降成本的空間最大?!袄系V井的各個系統都很龐大。今年以來,通過優化采掘布局,我們減少巷道掘進1.4萬米,封閉閑置巷道1.5萬米,實施技術改進工程71項?!?/p> “用科技手段降本提效的方法很多。最早的輔助運輸,2000米巷道有40部小絞車,安全設施必須保證,沿途需要的人很多。后來用了一部無極繩絞車,使用遠程視頻監控,幾個人就解決了。綜采工作面從采煤機到煤倉,采用集中控制,一個司機操作。人少了,安全了,效率更高了。算算投入產出比,還是值得的?!眲⒊射浾f。 他認為,科技的創新顛覆了很多傳統的東西?!啊睹旱V安全規程》規定,井下硐室、泵房、變電所需要雙人值守,地面壓風機房、扇風機房需要雙人雙崗,而現在已經實現了無人值守?!?/p> “機器比人安全。”在劉成錄看來,裝上“科技芯”的老礦,如同裝上心臟起搏器,武裝到四肢的長者,可以同年輕人較量一下了。 近年來,通過實施采掘、運輸系統升級改造,推行區域化管理,棗礦集團已精簡生產和輔助人員978人,減少人工成本7300余萬元。 當然,隨之改變的還有煤礦的管理方式、組織構架和人員素質。 劉成錄透露,棗礦目前正在調研推行大工區制?!叭艋A條件允許,一個工區管三四個綜采隊,實現井下扁平化管理是可行的,工效提高,人還可以再減。” 最大挑戰來自人的觀念 與許多煤城一樣,棗莊也是先有礦后有市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支援煤礦建設的熱血兒女,懷著夢想留在這里,獻完青春獻子孫,一代一代在礦山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,孕育出了城市的雛形。 “煤礦職工對企業的感情非常深厚,但依賴性也比較強。第一次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時候,棗礦改得不徹底,錯過了輕裝上陣的好時機?!碑敃r在臨礦集團同樣參與此項工作的劉成錄很感慨,“臨礦集團不一樣。臨沂市市場經濟起步比較早、就業渠道多,臨礦工人拿補貼離開煤礦,立刻就能在市場上找到合適的工作,所以愿意走。臨礦集團移交辦社會職能就比棗礦徹底?,F在回過頭來看,棗礦集團這些遺留問題成了企業的卡脖子問題?!?/p> 改革的根本是釋放每個人的價值,改革最大的阻礙來自于人的觀念。 劉成錄認為,在傳統工業組織中,人的改變往往是被動的而非主動的。只有組織變革乃至文化鋪墊做到位,人的改變才順理成章。 “濱湖煤礦煤炭賦存條件不好,煤質較差,成本與價格倒掛,煤生產得越多,虧得越多。我們決定暫時停產減虧。為了實現職工隊伍穩定,給職工算效益賬,逐步分流人員。職工還是明事理的,看到效益真不行了,也能夠理解和接受?!眲⒊射浾f。 “在山西、陜西、內蒙古鄂爾多斯合資、合作、托管煤礦是個路子,我們已經成立了強有力的班子,尋求整合整裝煤田的機遇。組建專業化隊伍,輸出管理、技術服務,通過租賃承包、托管經營,實現重型企業輕型經營。這比自己大規模投資建井,風險小多了?!眲⒊射浾f。 另一個觀念轉變的例子,就是強化地企聯合,棗礦集團顛覆了傳統的壓煤村莊搬遷模式,緩解了棗礦集團的資源接續問題。劉成錄說:“事實證明,只要敢想會做就能成事?!?/p> 企業發展需要人,也必須依靠人。圍繞解決人的問題,2014年棗礦開始著手各層級人員優化。 “總體看,棗礦集團各層級干部年齡偏大,適應現代化管理、適應市場的能力不強?!眲⒊射浾f,“我的想法是既不能原地不動,步子也不能太大,要小步快跑。” 棗礦集團對年齡偏大的管理干部實行調研員制,離崗不離職。破除“論資排輩、求全責備”觀念,推行公開選拔、競爭上崗等做法,優化干部隊伍結構,使“70后”副礦級干部所占比率提高了14個百分點。加大干部交流力度,組織干部跨部門、跨單位交流鍛煉近400人次。暢通技術、管理、技能人才“三通道”,使469人走上中高級技術管理崗位,有效改善了干部隊伍的結構。 劉成錄很注重年輕人的培養。“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,中專生、大專生很少。只要在現場肯吃苦,領導都重視,給機會鍛煉。我一直提醒自己,在用人上千萬不能觀念老化、畏首畏尾?!?br> 老字號站在新起點 談到煤炭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,劉成錄認為,國家的能源戰略在調整,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將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。煤炭清潔利用是大趨勢,從前那種煤炭利用與采煤無關的思想必須根除。 棗礦集團的戰略定位是“以煤為基、適度多元、穩內拓外、轉型升級”。在非煤產業領域,煤焦化工、熱電聯產、橡膠化工、國際物流貿易等板塊是發展重點。 “煤焦化工板塊將拉長產業鏈;熱電聯產板塊將依托內部電廠電網一體化優勢,由賣煤轉向賣電;橡膠化工板塊將借助泰國公司天然橡膠加工項目,壯大輪胎和輸送帶產業規模;物流貿易板塊將依托本部煤炭和泰國的實體產業,開展面向東盟的國際貿易?!眲⒊射浾f。 “我們要借這一輪改革之勢,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,引進國內外戰略合作者,利用對方的成熟技術、先進管理方法和市場通道,突破我們的發展瓶頸?!?/p> 據了解,棗礦集團與日本新日鐵、韓國SK等企業開展煤制氣、煤炭潔凈利用等領域的技術合作。棗礦集團與韓國OCI公司合資的建陽炭黑項目已經開工建設,項目采用韓方的生產技術,建成達產后年可實現營業收入2億美元。“在這些領域推進股權多元化,是未來的方向,強強聯合也是國企改革的主基調?!眲⒊射浾f。 棗礦集團于2003年與安徽馬鋼集團、江蘇沙鋼集團合資,組建了盛隆化工公司。近年來,焦化市場低迷,但盛隆化工公司依然年年盈利。 說到盈利的秘訣,劉成錄認為,合作模式起了決定性作用?!皸椀V的原料優勢+馬鋼的技術優勢+沙鋼民營企業的靈活經營機制,管控模式變為利潤導向型,競爭力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?!?/p> 在煤炭領域,棗礦集團與民營企業新大洲公司在內蒙古重組了五九集團。凡企業重大經營決策,都通過股東會和董事會嚴格審定,再由經理層實施,互相制衡,用活用好國有企業的資本和民營企業的體制,真正做到了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”。 “老礦區要生存要發展,不得不考慮資源接續。創新資源開發模式,變股權為礦權,是今后我們謀劃煤炭主業的關鍵?!眲⒊射浾f。 幾年前,山西省有家煤礦由于高瓦斯等安全隱患,頻繁更換生產作業隊伍,致使礦井一直未能達產。他們在全國范圍內尋找生產合作伙伴,棗礦集團依托自身的管理、技術、人才優勢,最終征服了他們。棗礦實施托管后,該礦成為當地的標桿企業。 “后備資源不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偏低,以及上一輪改革不徹底遺留的一些歷史問題,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難題?!眲⒊射浾f,“下一步,積極穩妥地解決遺留問題、衰老煤礦退出問題,讓企業輕裝上陣?!? |
||
關閉窗口 |